在没有西医进入时,中医是如何防疫的?

中医的防疫历史有研究统计,在1911年以前,中国的瘟疫有352次之多。在西医进入中国之前,历史上的疫情都是由中医药防治的。《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有一段著名序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描写的就是类似传染病的情况。明清传染病医家吴又可著有《温疫论》,是完整的关于瘟疫的中医专著。通过这些医著、医案可见,在中医发展的历史上,诸多中医临床大家,也擅长诊疗热病、救治急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数次瘟疫流行,中医药均参与其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955年石家庄市暴发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药参与治疗后,大大降低了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2003年广州市、北京市等地SARS暴发流行,多项临床观察显示,中西医协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2009~2010年度甲型H1N1流感暴发期间,对41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非盲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以“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为基础方的中药在退热时间上明显优于奥司他韦,在症状改善方面与奥司他韦相当,可作为治疗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替代药物。在此麻杏石甘-银翘散基础上,后期研发出“金花清感颗粒”广泛应用于临床。

中医防疫的特点

中医预防疫病,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既有针对致病因素的措施,如“避其毒气”;同时也强调提高人体正气,调整人的免疫能力达到一个最佳状态,即《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1.特异性预防:针对致病因素“杂气”的预防,称之为“特异性预防”。“杂气”之说来源于吴又可的《温疫论》,他认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吴又可把这种异气统称为杂气。史书上记载了诸多古时人们“避毒”的方式,告诉百姓疫病流行时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处,减少人员聚集。延续至今,防控中隔离、管控、限制人口流动、戴口罩、勤洗手等,都来自于“避”之一字,即“避其毒气”。

2.非特异性预防:针对可能受感染的人进行预防。中医预防疫病,不只针对致病因素,还非常重视人体正气的维护,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提升人体抵御外邪能力预防疫病,称为“非特异性预防”。

(1)治疗基础病即是预防:现代医学所言“基础病”分基础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重大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和免疫力低下,导致这类人群在面对疫病时抵御能力弱、进展快、病情重。“阴平阳秘”是《黄帝内经》中描述的人体的最佳状态。阴阳是一身之根本,多种病因作用于人体会造成阴阳不和。阴阳不从,气血始乱,则生百病。病久影响脏腑之气,可现虚虚实实之象。“攘外必先安内”,体内乱象丛生,何以抵御外邪?因此治疗基础病就是一种预防。在防控疫病时,加强对基础病的控制,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稳定其内环境,使阴阳之气平和,脏腑之气调和,如此才能提高抵御外邪能力。

(2)辨证施防:中医在治疗疫病的过程中,遵从辨证论治思想。在预防疫病的过程中,也同样重视辩证思想。综合考虑病情本身特点,并结合发病时节、发病地点、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因病机,针对病因病机施以预防方案。这样设计出来的预防处方具有普适性。应用时可再结合患者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加减。

(3)辨体施防:体质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共同形成,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个人体质这一特质相对稳定,疾病的发生与体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疫病发展过程中,不同体质会产生不同的症状特点:湿热体质患者易化湿化热,出现发热、胸闷、大便黏稠、舌红苔黄腻等症;痰湿体质者病程中易生痰生湿,出现头晕身重、舌淡苔白腻等症;阳虚体质患者易生虚寒之象,出现纳呆便溏、四肢寒凉、舌淡苔白等症状。不同体质患者在相同的病机条件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寒热转归。因此,在疫病的防控过程中需注意个人体质差别,做到辨体施防。

(4)辨病施防:吴又可《温疫论·自叙》“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详述于下……”,由此可见,疫病之辨首先辨病原,然后辨易染部位及传变规律。不同的致病微生物有不同的生存习性,致病后一般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整体把握所要防控传染病的发病规律、病情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预防的方药,此为辨病预防。

历代中医防疫措施

(1)芳香辟秽预防法:中医预防杂气、毒气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芳香辟秽”。利用芳香气味穿透性强、芳香类药物有其独特的作用途径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对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可以点艾条、苍术,燃烧出气味,用芳香之气驱逐可能带毒的浊气。有学者经过药物频数分析、药物聚类分析、药物因子分析等方法总结古代烟熏避疫相关著作,得出苍术、川芎、芜荑、鬼箭羽、白芷、石菖蒲、白术、降香等为中国古代烟熏避疫的主要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苍术具有抗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活性的作用。有研究显示用苍术熏蒸法消毒室内空气,2h后空气中细菌总数明显下降,与在相同条件下紫外线照射消毒比较,效果相当,且菌落消亡持续时间长于紫外线照射消毒法。白芷可以作用在机体的多个方面,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抑制病原微生物作用。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止血及抗凝血、抗过敏、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

(2)代茶饮预防法:中药代茶饮可追溯至氏族社会,人们用采集的各类植物水煮泡成饮品。现代代茶饮,一般用中药饮片或加茶叶按照比例调配,沸水冲泡,日常饮用。茶叶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解毒作用,“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直到现在,这种代茶饮的思想也一直根植于国人的思想中。在防控疫情中,根据病因病机的需要辨证组方、随症加减,可按药物的寒热温凉及口感特点选方用药。代茶饮既保持了中医汤剂辨证施治、辨证施防的特点,又克服了传统汤剂煎煮复杂、携带不便的缺陷。这一方法可随时多次饮用,简便易操作,大众接受性强。

(3)汤剂预防法:汤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也是最常用的预防方法,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配比得到的。根据疫病人人易感、症状相似的特点,通常组方相对固定。古代疫病流行时,名医常把经验方刻印出来公布于众,或大锅煎煮汤药分发众人,普济百姓。汤剂在疫病的整个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春季预防方案的设计思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兰介绍:首先,辨病预防。此次疫病是湿毒疫,这与武汉战役一线各专家认识一致。病机上存在着气阴两伤的情况,病位主要在肺。湿毒可能会有热化或寒化,而北京地区位于北方,恰逢春季供暖季,化热情况比较明显,故此设计了6味药作为基础方,生黄芪9克,沙参9克,知母9克,连翘12克,苍术9克,桔梗6克。每日1剂或两日1剂,连服6天。

生黄芪补益肺脾且能升举胸中大气,桔梗性善升提,为药中之舟楫。黄芪合桔梗补气且升提,正如《金匮要略》所云:“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知母苦寒,清肺热又能滋肺肾之阴,且能制约黄芪之热。张锡纯力主“胸中大气”之说,善用黄芪升提宗气,《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肺司呼吸,人之所共知也。而谓肺之所以能呼吸者,实赖胸中大气”。张锡纯用黄芪每以知母反佐,以制黄芪之热。北沙参善补肺胃之阴,并能益气。连翘清热解毒且能宣发肺气,逐邪外出,有辛凉宣透之意。苍术苦温,功善燥湿且有透达之性。古代防疫每用苍术,如神术散、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等,均以苍术为主药。而从新冠肺炎病邪性质为湿邪设计用药,苍术之苦温燥湿为本方关键药味。

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组织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讨论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王书臣教授建议,再加一味金莲花,以加强清热解毒力量。最后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在此6味药基础上,增加了金莲花5克。故最后在公布的方案里,共7味药。金莲花清热解毒,且有通便作用,加上金莲花的预防方,对于预防新冠肺炎更趋合理。以此为基础,结合个体进行辨证预防和辨体预防。可根据个体当时所表现的体质特点,进行加减。方案和方法只是一个方向性示例,不一定对每个人合适,往往需要有所加减。如有汗出恶风者可加桂枝、白芍,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者可加柴胡,有胸脘满闷、舌苔厚腻者可加藿香。也可以根据辨证情况应用杏仁、麻黄等。中药预防方案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此中药预防方药在北京市及天津市服用40余万人次,安全可靠。当然,疫病的防控不能只归因于服用了预防方药,预防方药所起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全国各地的预防方都不尽相同,因为要考虑的因素中,除了以上这些思路,还要因人、因地、因时考虑,三因制宜。中药的预防价值就在于此。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行业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