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

新华社《瞭望》访谈仝小林:疫情对中医是巨大的转折点

内容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李斌 ◇随着疫情发展,新冠病毒可能会变为一种低致病性但高传染性的疾病,于冬春易感季节再次暴发,但对这种情况不必过于紧张 ◇瘟疫会伴随人类发展的始终,对医学的挑战永无止境,我们要尊重、爱护、顺应自然,和谐发展 ◇振兴中医药,要以传承为基础,以理论为根基,以临床为关键,以科研为动力,以教育为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战略引领,做到“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 从武汉抗疫一线回京仅3个多月,仝小林主编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即在7月面世。 仝小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共同组长、国务院中医药专班临床救治组组长。 仝小林不仅在除夕挺进武汉参加湖北保卫战,更牵头组织同道专家多次主持修订国家诊疗方案的中医部分。在疫情早期,仝小林拟定适用于疑似病例及新冠肺炎初期患者的通治方——寒湿疫方(武汉抗疫一号方),并在武昌区率先大规模投入临床应用,探索建立了运用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的社区防控新模式,为抗疫作出贡献。 仝小林在这本40多万字的书中写道:“我亲身经历了这场百年不遇之全球大疫,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中医药经受住了这场百年大考。如果说近两百年的中西碰撞和半个多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中医分科等,奠定了中医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革,那么这次新冠‘战疫’很可能成为其转折点。” 在仝小林眼中,究竟中医药的抗疫表现怎样?有没有能确切说明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作用的系统研究?中医药在治疗急症上有没有优势?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医药能否在全球战疫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带着一系列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与仝小林面对面。 “临床研究数据充分展现了中医药的作用” 《瞭望》:你觉得中医药在武汉战疫中作用发挥得如何? 仝小林:中医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真正做到了全面、全程介入。在疫情集中暴发、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医疗资源严重缺乏、大量高风险人群无法得到及时诊治的危急情况下,让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通过望闻问切迅速摸清疾病的共性规律,找到核心病机,确定通治处方,向社区广泛发放。 我们创建的以“中医通治方+社区+互联网”为框架的“武昌模式”,大大降低了高危人群的确诊率,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轻症患者的进一步加重,使防控重心前移、下沉至社区,为医疗系统恢复运转争取了宝贵时间。 我们制定的第三版到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方案,为一线临床医师提供了切合临床需求的指导。针对新冠恢复期患者,我们又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和《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为恢复期患者提供了以中医适宜技术、传统功法、饮食、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康复指导。后期大量临床试验也表明,中医药能有效降低轻症患者的转重率,降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死亡风险,缩短住院天数及核酸转阴时间,促进恢复期人群的机体康复,显著降低复阳率。 可以说,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治中的整体作用和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医药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得到人民群众普遍认可;二是中西医并重,是我国特色医疗体系的优势,中西医相得益彰,共同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 《瞭望》:《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一书附上了大量病例,有没有确切说明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作用的系统研究? 仝小林:我们与武汉多家定点医院合作开展了覆盖新冠肺炎全病程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涉及轻症、重症/危重症、恢复期等新冠肺炎发展的3个不同阶段,具体如下: 轻症患者病情无一加重。用寒湿疫方干预轻症患者的721例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430例服用中药的患者无一例加重,而291例未服用中药的对照组有19例病情加重,比例约为6.5%。 重型/危重型患者死亡率降低87.7%。662例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中药汤剂组484例死亡15例;非中药汤剂组178例死亡56例。 出院患者症状改善、复阳率低。武汉6个康复驿站420例恢复期新冠肺炎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325人接受中药综合干预,包括恢复期颗粒、八段锦、穴位贴敷灸、足浴等;95人未接受任何干预。结果显示,经中医综合干预后,观察人员的咳嗽、胸闷气短以及乏力、心悸、失眠、出汗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中医综合干预组的复阳率约为2.8%,即325人中有9例,对照组的复阳率则约为15.8%,95人中有15人,中医综合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的看来,临床研究数据充分展现了中医药的作用,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 “要重新衡量中医药在整个医学体系中的位置”   《瞭望》:我们注意到你在《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书后,专门附上了中医疫病纪年表,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元前674年一直记录到现在的新冠肺炎,为什么附上这个表? 仝小林:之所以附上这张表,是因为想让大家看到我国古往今来所经历的疫情,中国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运用中医药抗击了数百次较大规模的瘟疫。中华民族与瘟疫斗争了几千年,是中医药护佑了华夏儿女的繁衍生息,希望大家能因此正视和相信中医药的作用。 同时,这张纪年表也是一种警示:瘟疫会伴随人类发展的始终,对医学的挑战永无止境,我们要尊重、爱护、顺应自然,和谐发展。 《瞭望》:中医药在治疗急症上究竟有没有优势?或者说正在丧失这种优势? 仝小林:许多人都认为中医是“慢郎中”,优势不在于危急重症的治疗,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急症的治疗其实是中医的优势所在。正如《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一书所言,中医学几乎参与了我国历史上全部疫情的防治,护佑中华民族几千年。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几次重大疫情中,中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20世纪50年代石家庄暴发的乙脑疫情,蒲辅周老先生用白虎汤和清瘟败毒饮加减,治愈率达到90%以上;2003年我作为中日友好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组组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SARS,相比单纯西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平均退热时间和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均显著缩短,11例用纯中药独立治愈的病例还被世界卫生组织收录保存。就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而言,中医药的介入也为我国有效控制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中医药有效应对危急重症的典型例证。 至于这种优势是否在丧失,我的观点是并没有。比如各种急救中成药以及针灸等急救技术仍然应用于危重症的救治。中医药对多重耐药菌感染、严重病毒性疾病等现代医学难题往往具有显著疗效;一旦出现像这次新冠肺炎一样的重大疫情,在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的紧急情况下,中西医结合仍是首选之法。 《瞭望》:你在《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中写道:“我亲身经历了这场百年不遇之全球大疫,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中医药经受住了这场百年大考。如果说近两百年的中西碰撞和半个多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中医分科等,奠定了中医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革,那么这次新冠‘战疫’很可能成为其转折点。”能否说说这个“转折点”? 仝小林:与以往相比,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药的介入更早、更全面。比如首次整体接管病区、首次中西医全程联合巡诊和查房、深度介入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开展覆盖新冠肺炎防治全过程的临床研究等。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对中医而言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我们要重新衡量中医在整个医学体系中的位置,未来的医学必将走上中西医并重的守正创新之路,借用现代医学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将中西医对疾病的认知放在一个新的、统一的基准上,用中医思维,从因机证治的角度,重新审视疾病、找到疾病的共性规律,用中医的手段解决问题,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等多学科的手段阐释治病的机理,进而丰富现代医学的认知。这次战疫彰显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应该进一步强化中医自信乃至文化自信。 中医药本身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在历朝历代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民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方面的政策支持也愈加明显,中医药已经成为保卫人民健康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此次疫情中中医药所发挥的作用更是令人瞩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提到,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前面说的这些,就是我做出转折点这一判断的依据。 《瞭望》:中医药究竟应该怎样振兴? 仝小林:振兴中医药,关键在于守正、创新、发展。以传承为基础,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以理论为根基,以临床为关键,以科研为动力,以教育为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战略引领,做到“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 建议保持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借鉴现代医学诊疗体系,不断推进中医理论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重大传染病中的主流作用,并建立符合中医临床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国家级中医药研究平台建设,攻坚克难,推动中医药信息化、现代化;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化;完善中医教育体制,探索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的教育模式,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新冠病毒可能会变为一种低致病性但高传染性的疾病” 《瞭望》:回过头来,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场疫病的病因、病机? 仝小林:寒湿疫的提出以及对寒湿疫病因病机的阐述,是我通过对大量新冠肺炎患者临床征象的分析,同时结合武汉湿冷的气候特征所提出的。 就武汉疫情而言,我坚持寒湿疫的提法。其病因为寒湿邪气和天行戾气,寒湿疫毒“闭肺困脾”是病情发展演变的核心环节,其以“伤阳”为主线,因患者体质差异等因素,又有化热、变燥、伤阴、致瘀、闭脱等变证。多个临床研究结果也验证了寒湿疫理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诊疗指南中的中医部分充分吸收了寒湿疫的观点,同时也汲取了其他专家的意见。 但从全局而言,此次新冠肺炎是全球性的传染性疾病,时空跨度大,寒湿疫的提法是针对当时的武汉疫区而设,其他时段、其他地区的新冠肺炎尚需三因制宜,也就是因时、因地、因人调整具体用药方案。比如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的治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发布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对比上一版方案,无论在治疗用药还是在预防用药上,都做了调整。如对于医学隔离观察的患者,即结合夏季湿热气候特点,提出“芳香化湿、益气解毒”的治法。 《瞭望》: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在全球却仍然在加速蔓延,你怎么看这场战疫?会像一些专家说的和人类长期共存吗?如果长期共存,怎么办? 仝小林:就目前看,新冠病毒的感染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人种的。在全球交流合作日益紧密的今天,面对疫情,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要做的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另外,像我国这样已经控制住疫情的国家在注意防止疫情再次暴发的同时,还可为其他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而对于仍处于蔓延状态的国家,则需要其政府和人民积极配合行动,加快疫情防控。总之,只有全世界都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才算真正的控制。 就目前全球疫情态势来看,新冠病毒和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性较大。随着疫情发展,新冠病毒可能会变为一种低致病性但高传染性的疾病,于冬春易感季节再次暴发。 对这种情况不必过于紧张。首先我国疫苗研发进展顺利,相信未来可进行大面积预防;中医讲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日常生活中,在做好常规防护措施外,只要做到作息规律、合理饮食、调畅情志,同样能够增加人体自身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进而降低感染风险。另外,在这次抗疫中,从预防到康复,中医均积累总结了丰富经验,相信未来可以更好指导疫病的预防和治疗。 “这是一场举国合作才取得的胜利” 《瞭望》:你在《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中写道:“视线已然模糊,因为有太多之感动。”作为临床医生,见多了疾病和痛苦,平常应该很冷静,是什么让你如此动情? 仝小林:此次新冠疫情是百年不遇的大考,不仅是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的大考,也是对中医抗疫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人性的一次大考。 作为临床医生,我虽然见惯了疾病和痛苦、见惯了生老病死,但当我经历并直面这种突发的特大瘟疫时,我所想的只有拼尽全力、在所不辞。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我被英雄的武汉人民所感动,他们坚强互助,付出了巨大牺牲;我被数万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所感动,他们精诚无畏保卫家园;我也被这个时代所感动,因为有无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舍小家顾大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平凡人,是他们共同筑起了守护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 《瞭望》:你从除夕挺进武汉,在最一线呆了64天,最大感受是什么?你为什么将武汉战疫形容为“史诗般的武汉保卫战”? 仝小林:此次疫情影响之深远、传播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均令世人瞠目。这是一场需要全世界人民联手抗击的灾难,而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给其他国家做了很好的示范。 我在武汉抗疫的64天,真切体会到祖国的强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快速反应,统一指挥调度,稳住疫情防控局面。社会各界帮助疫区渡过难关,各种物资源源不断送进武汉,医务人员迎难而上,全力救治患者生命,军人站岗稳定秩序,新闻工作者实时报道疫区病情,志愿者哪里需要去哪里……国家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截至目前,复工、复产、复学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我们已共同度过最艰难的时期,中国正在恢复往日的秩序。我们给予生命最大程度的尊敬,生命也报之以歌。这是一场举国合作才取得的胜利,来之不易。正因为如此,我才将这次抗疫称为“史诗般的武汉保卫战”。 《瞭望》:你在武汉奋战64天,今年又恰好是64岁,你怎么看这种巧合? 仝小林:这确实是一种有趣的巧合。只要国家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无论多少天,我都会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在习医行医的30多年里,我一共参与过3次重大疫情防治,第一次是博士期间跟随导师周仲瑛先生深入苏北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的救治;第二次是2003年参与SARS防治;第三次就是今年的新冠肺炎,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共同组长前往武汉,在武汉奋战64天,虽然身体是疲惫的,但收获更多的是自豪和感动。 万人惟一心,何敌不摧?面对新冠肺炎这个敌人,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没有退缩,湖北人民、全国人民和医护人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团结一心,迎难而上,迅速、有序地遏制住疫情。新冠肺炎带来的苦难是短暂的,但抗击疫情所展现的民族凝聚力是永恒的。相信经历此次疫情的大考后,国家和民族以及中医药都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观参展  联系我们 华北中医展 2020年9月24-26日 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正定新馆) 观众报名入口»»» 所有入场参观的观众需凭参观证件参观。为提升参观效率,建议您提前做好观众预登记,具体登记方式如下: 1、通过官网提前免费申请 (网址:http://tcme.hmed365.com/,点击“我要参观”) 2、通过官方微信(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登记通道/免费索票) 3、点击本篇文章底部的“阅读原文”也可以进行预登记哦~ 展商报名入口»»» 电话:0532-85861016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康博会”公众号报名: 扫码关注我们电话:0532-85861016 展会官网:http://www.tcme-fair.com/

《求是》刊发余艳红、于文明署名文章: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新贡献

内容来源:《求是》2020/16 作者:余艳红,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于文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的贡献,对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作出重要部署。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指导实践,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聚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个时代课题,充分肯定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认识中医药、如何发展中医药、发展什么样的中医药等根本性、长远性问题,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描绘蓝图、明确任务,为做好中医药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刻认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医药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现实作用,是坚定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增强了我们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底气和信心。    深刻认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必须把握的重要机遇、重点任务,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深刻认识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中医药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深刻阐明了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关系,彰显了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这些重要论述着眼人类健康的广阔视野,始终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鲜明的目标导向,为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开出了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良方。    二、总结中医药在抗疫中的经验,发挥中医药在抗疫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特别是在与疫病斗争中产生《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疫论》等经典著作,形成了系统的、独特的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药。屠呦呦研究员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汲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流行,中医药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独特理论、技术体系和经典方药。    发挥国家制度组织优势,动员全国中医药力量驰援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按照中央指导组部署,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组织全国中医药系统全力投入防控救治。我们与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同联动,调动全行业力量,全程深度介入。第一时间选派国家中医药专家组赴武汉考察疫情、诊疗病人,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三因制宜,从中医理、法、方、药角度认识和把握疾病,研究确定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第三至第七版国家诊疗方案,指导临床一线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诊疗。第一时间组建国家中医医疗队赴武汉整建制接管医院病区,开展救治和临床科学研究,探索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先后组建5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共计773人,整建制接管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8个病区和江夏方舱医院。    发挥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支撑作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和有效方药。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部署下,聚焦中医药临床救治、有效方药筛选和疗效评价,全力推进中医药科研攻关,设立了“中医药防治2019-nCoV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等重点专项,有力支撑了临床救治。同时,启动了应急研究专项,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本着边救治、边观察、边优化的原则,深入发掘历代疫病防治经验,对现有治疗瘟疫的中成药、经典方剂进行筛选,纳入国家诊疗方案。对已经纳入诊疗方案的中成药和方剂,同步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科学研究,及时发布“三药三方”科研成果,优选出一批有效方药。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提高防控救治水平。对医学观察期人群,中医药防控工作前移,探索并推广武昌中医药防控模式经验,服用中药提高免疫力。对轻症患者,以方舱医院为主阵地,做到中药早服应服尽服,有效减少轻症向重症发展。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建立中西医会诊和联合巡诊制度,实行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减缓重症向危重症发展,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效果。对出院恢复期人群,制定中医康复“套餐”,加快机体恢复。各地党委政府坚持中西医并重,统筹中西医资源,强化中医中药协同,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开创了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新局面。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比重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为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是武汉市首个以中医院运转模式来进行临床治疗、管理的方舱医院。除了施用中药汤剂,江夏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还教患者习练太极拳、八段锦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并采取了温灸、耳穴压豆、经络拍打等中医综合治疗手段。图为2020年2月25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在江夏方舱医院带领新冠肺炎患者习练八段锦。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发挥“中国方案”特点,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通过新闻发布会、中央主流媒体宣传,举办了30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交流中国中医药抗疫诊疗方案、方药和经验,展示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疫情防控的进展,展示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成效,展示中医药人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医药抗疫故事。根据对方需要,向有关国家捐助中药,向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提供中医药救治经验,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这次疫情防控,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是中医药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生动实践。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有效缓解了早期疫情集中暴发、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而且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成为“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优势。实践充分证明,中西医并重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具有显著优势,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实践也再次证明,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屡经考验、历久弥新,依然好使管用、经济易行,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值得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三、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贡献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内外兼修,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2020年3月29日,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结束了最后一班岗,3月31日全队返回上海。该医疗队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的122名医护人员组成,负责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图为3月29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该医疗队一名队员准备进入隔离病房污染区。 新华社记者 才扬/摄 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突出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时代活力。没有传承,中医药发展就没有根和魂;没有创新,中医药发展就没有时代活力和应用价值。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和水平。 面对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需求,中医药必须尊重规律,做到“传承师古不泥古、创新发展不离宗”,通过传承精华来发展中医药学,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同时吸收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创新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服务当代临床防病治病需求,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卫健委组织专家,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建立中西医结合联动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甘肃省还将系列方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分装,发往湖北省,供援鄂医疗队使用。图为2020年2月20日,在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中药房,药师在配制中药颗粒。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坚持安全有效根本要求,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西安市雁塔区二○五所社区中医馆时指出:“现在发展中医药,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2018年10月,总书记考察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强调,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2019年10月,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要求,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药为医用,医因药存”。要坚持中药质量安全有效根本要求,突出质量优先,不断提高中药质量。中药材质量好,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才会好,中医临床防治才会有疗效,中药产业才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事业才会高质量发展。要围绕以较低费用取得较大健康收益目标,规划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鼓励在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提高中医药疗效和防病治病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政策举措和经验模式。  坚持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彰显我国卫生健康发展显著优势。“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是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医药学科、人才队伍、服务体系、中医药传承创新科技支撑以及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与西医药学科服务体系相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强、健全、完善,还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彰显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显著优势。 一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加强中医古籍文献系统挖掘、整理和利用,重视活态传承,建立与知识产权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力争在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建设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和国家中医应急救援与疫病防治基地。全面加强中医医院建设,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应急救治能力。三要推动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改革,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坚持安全有效根本要求,通过完善标准、加强监管、全过程追溯、诚信体系建设等措施,提升中药质量安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简化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注册审批程序。四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临床技能培训。加强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传承。建立完善促进中医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五要建立中西医协同高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西医并重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中医药工作平台岗位,将中医医院纳入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范围。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健康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是中国特色卫生健康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Scroll to Top